作者:李旻阳 摄:吴程 朱明航 发布时间:2025-10-10 10:41:11
本网讯(通讯员 李旻阳)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张家界学院文学院多语种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正式启动。来自英语、日语、韩语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百余名学生武陵源核心景区、荷花国际机场、高铁站、湘西边城机场等重点文旅枢纽,为中外游客提供多语种咨询、文化讲解与文明引导服务,用青春行动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社会担当。
张家界学院文学院立足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资源,自2023年起持续深化多语种教学改革,构建起“课堂—实景—社会”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将语言实践融入课程考核,引导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实现“学以致用”,让外语学习与文旅融合、公共服务、跨文化传播紧密结合,探索出一条“以应用促学习、以实践强能力”的创新路径。
数据显示,仅在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文学院多语种志愿者累计服务游客超4万人次;今年以来,学院已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200余人次,总服务游客超过20万人次,形成了外语教学与地方文旅融合发展的“张家界样本”。
“在真实的服务场景中,学生不仅学语言,更学会了沟通、应变与文化传播。”学院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既是志愿服务行动,更是一次“行走课堂”的生动教学实践。学院与景区、机场、高铁站等合作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实现了语言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精准对接,推动“以服务促学习、以实践促成长”的教育目标落地见效。
志愿者对外国游客进行帮助
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2022级英语专业学生肖恒红作为志愿者,负责为外国游客进行文创讲解。面对来自法国的游客,他用流利的英语介绍景区线路与文化创意产品,并主动讲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游客连连点赞,他深有感触地说:“这次实践让我体会到语言的真正意义,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桥梁。”
在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2024级英语专业学生李芳正协助一名外国游客确认航班信息,并耐心指引其前往值机柜台办理登机手续。她说:“课堂上学到的表达方式在现场都派上了用场,让我真切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意义。只有在真实环境中帮助他人,才能真正理解学习的价值。”
志愿者合影留念
近年来,张家界学院文学院持续推进“课堂教学—社会实践—职业成长”一体化育人模式,积极探索语言类专业服务区域经济与文旅产业的新路径。目前,学院已形成“语种多样化、平台多维化、实践常态化”的教学体系,构建起英语、日语、韩语等语种的多层级社会服务平台,为地方文旅融合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语言人才。
学院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多语种志愿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依托“一带一路”国际旅游合作及张家界市申建第二批湖南自贸区协同联动区的开放优势,打造高校服务地方、连接世界的教育实践品牌,让更多青年学子在山水之间成长,在服务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青春中国声。
一审:黄显惠 二审:简繁 三审:袁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