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湛寅财 图:刘方熠 奉文杰 发布时间:2023-11-21 17:06:31
本网讯(学生记者 湛寅财)11月17日下午,我院特邀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土地政策与制度研究中心主任叶剑平教授在诸子厅开展“乡村振兴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题讲座。我院院长简德彬,教授罗伟、张世祥等参加,讲座由组织人事处副处长陈量雄主持。
讲座现场 (刘方熠 /摄)
叶剑平教授讲学 (刘方熠 /摄)
叶剑平从“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与农村土地改革”“乡村振兴与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三个方面展开讲座。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延续,也不是直接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或西方发展路径,而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相结合的现代化,同时,它为乡村振兴塑造了新的哲学。目前农村的土地“三权分置”还不够清晰,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仍受大量限制,大量的宅基地未得到合理的开发,这都将会阻碍乡村振兴的发展。他还强调,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乡村振兴的必然条件,政府以及企业需要明确乡村发展的区域尺度和各层级的权责,加大乡村的经济投入,坚持乡村多元化的发展,完善乡村振兴计划的规划、实施与监督程序。乡村要得到发展,需要政府和各企业将计算机应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融入到农村中去,全面提升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人居环境,使农村基本具有现代化的条件,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拉进城乡之间的差距。
院长简德彬提问(刘方熠 /摄)
在提问环节中,简德彬就“在乡村振兴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一些旧的建筑物”等问题与叶剑平进行了交流。叶剑平说,在农村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保留一些旧的建筑,再结合现代化的手段将其重新改造,并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将其作为一种带动乡村发展的方式,比如像旅馆、餐馆以及咖啡馆等当代流行的建筑。
陈量雄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一大重要战略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历史任务,他希望在场的同学们能够了解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并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发展工作。
合影(奉文杰 /摄)
一审:李少午 二审:简繁 三审: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