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天作 图:易帮 发布时间:2025-09-11 17:09:19
本网讯(通讯员 刘天作)为强化校际学科联动,推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科研高质量发展。9月2日,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湘潭市高层次人才(D 类)张鹄志受邀莅临张家界学院理工学院,围绕土木工程教学经验分享与科研方向研讨两大核心内容开展专题交流。张鹄志教授自2015年入职湖南科技大学以来,深耕土木工程领域教学与科研一线,在教学改革、结构优化设计等方面成果丰硕,此次交流为张家界学院土木学科发展提供了精准指导。
教学经验交流环节
在教学经验交流环节,张鹄志教授与张家界学院理工学院教学副院长蒋凌云、土木工程系主任丁雅博及部分专任教师深度对话。作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其教学成果显著:主持的《结构力学(上)》于 2020 年获评湖南省一流本科线上课程并入选智慧树网 “本科高校专业课程 TOP100”,参与主讲的《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在 2023 年获批湖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探索的 “理论 - 实践 - 竞赛” 融合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工程应用能力方面成效突出。
交流过程中,针对《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等土木核心课程的教学难点,张教授分享了 “信息化 + 案例驱动” 的教学创新路径。张教授提出,可依托省级一流课程资源,将三维建模软件、结构优化模拟工具融入课堂,通过展示实际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拓扑优化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理论。面对在场老师提出的 “课程实践环节设计不足” 问题,他结合自身主持湖南省教研教改项目的经验,建议搭建 “校企协同实践平台”,把企业真实的结构设计项目转化为教学实践课题,同时提出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的具体实施方案,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结构信息设计技术大赛,让学生在赛事中锤炼专业技能,提升专业能力。
科研交流环节,张鹄志教授围绕 “智能化设计与智能建造”“拓扑优化与结构优化设计”“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 三大核心研究方向,与张家界学院土木系教师展开专题研讨。据悉,张教授主持包括 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 10 余项科研课题,其中 “基于拓扑优化技术的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智能化设计方法研究” 为 2025 年在研国家级项目,相关研究成果已通过 10 余项发明专利实现转化应用。结合在《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建筑结构学报》等权威期刊发表的近 50 篇学术论文(SCI、EI、CSCD 收录近 40 篇),他详细阐述钢筋混凝土深梁、剪力墙等构件拓扑优化设计方法,以 “基于传力路径的配筋设计方法” 为例,讲解如何通过算法优化解决传统设计中材料浪费、受力不合理等问题。针对 “应用型院校科研定位” 疑问,他建议结合区域需求聚焦中小型混凝土结构智能化设计研究,以 “科研课题 + 教学实践” 双轮驱动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与学生创新素养。
科研交流环节
此次交流搭建起两校土木专业互动桥梁。张家界学院理工学院教师表示,分享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为教学改革、科研申报及论文写作明晰方向。未来,张家界学院理工学院将与湖南科大土木工程学院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在省级一流课程共建、科研项目联合申报、学生竞赛指导等方面深化合作,吸纳优质教学科研经验,推动土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科建设水平提升,为区域建筑行业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审:孙艺萌 二审:简繁 三审:袁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