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雨松 图:陈惠 发布时间:2025-07-07 13:05:54
本网讯(通讯员 李雨松)7月6日上午,“清华赋能 校际共建:学科专业创新发展”座谈会在我校望岳楼明志厅召开。专家调研组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索双富、雅礼中学高级教师兼湖南省机器人科技教育协会秘书长马学品、湖南省社会组织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龙吉士、长沙市机器人科技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胡惕炎出席会议。校党委书记王宾吾,副校长何小飞参会。
会议现场
王宾吾在致辞中对专家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他表示,我校作为张家界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自2023年成功转设以来,坚定立足应用型办学定位,积极优化学科布局。面对新一轮招生高峰、硕士点培育路径探索以及确保顺利通过合格评估等关键挑战,我校亟须深化校际合作,特别是加强与清华大学等高水平院校的合作,着力强化理工科建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索双富详细介绍了机械工程系的相关情况。该系下设摩擦学、设计工程、制造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形制造、成形装备与自动化六大研究所,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在智能装备、健康工程、生物医疗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他强调,人才培养需立足社会核心需求——“便捷生活”与“长寿健康”,推动产学研融合,为校际合作提供技术支撑。
会议指出,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变革,我校将贯彻“两优”方针,撤销部分传统专业,新增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并计划打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六大新兴学科集群。同时将重点申报机器人工程、低空技术等紧缺专业,深化与长三角、珠三角校企之间的合作,推动就业质量提升。
研讨环节聚焦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特色打造两大议题,在师资优化方面,专家建议依托学会资源组建“师傅团队”,吸引退休专家以柔性引进方式带教青年教师,弥补编制不足;同时提高待遇,打造“事业留人、待遇留心”的长效机制。学科建设领域强调立足张家界生态文旅优势,发展“智能康养+科技旅游”交叉学科,构建全国独有的“宜居智能”品牌,紧密对接湖南省“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动力”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强化新工科布局,特别是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以“先上车后补票”思路快速响应产业需求,推动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
一审:李少午 二审:简繁 三审:袁启君